中报季,当前已至少有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业务数据。在收益波动增加、渠道变革等多因素交织下,理财公司竞争格局依旧难言稳定。
其中,截至2025年6月末,有8理财公司产品规模较去年末扩张,增速普遍达两位数,恒丰理财以增速25.1%领先,但有4家产品规模出现缩水。“万亿俱乐部”中,光大理财产品规模增至1.79万亿元,而农银理财产品规模则较去年末缩水2163亿元至1.75万亿元;光大理财成为近年来除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外,又一产品规模超越头部国有行理财子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此外,中邮理财产品规模半年增加超1800亿元,首次登上“万亿”台阶。
近日以来,股市、债市“跷跷板”效应明显。据业务报告,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12家理财公司中多家存续产品投资债券金额占总配置资产比例较去年末下降,且包含股票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同样普遍减少。
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进入最后阶段,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提前一步公开上半年理财业务数据。据记bwin官网者统计,当前至少已有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披露了理财业务2025年半年报,包括2家国有行、6家股份行、4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
其中,有8家产品规模实现增长,4家产品规模出现下滑。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理财产品规模达1.79万亿元,在12家理财公司中领衔,产品规模较去年末增加2126.8亿元,增幅13.5%。
产品规模破万亿的理财公司还有4家,包括农银理财(1.75万亿元)、浦银理财(1.29万亿元)、中邮理财(1.18万亿元)、平安理财(1.16万亿元)。据企业预警通数据,2024年末,农银理财产品规模达1.97万亿元,在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中排名第一,但2025年上半年末产品规模缩水2163亿元,被光大理财超越。光大理财成为了近年来除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外,又一家产品规模超越头部国有行理财子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
同属国有行理财子公司行列的中邮理财则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产品规模达1.18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854.7亿元,增幅达18.6%,中邮理财也成为了最后一家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国有行理财子公司。浦银理财、平安理财产品规模出现“一增一减”,较去年末分别增加1.9%、-4.5%。
此外,华夏理财、苏银理财、杭银理财产品规模均超5000亿元,较去年末增速均达到双位数;华夏理财、苏银理财产品规模半年扩张均超千亿元,前者产品规模已经直逼万亿元关口。上银理财、恒丰理财产品规模分别为3590.62亿元、2075.41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加9.8%、25.1%,恒丰理财产品规模上半年扩张速度在12家理财公司中最高。
青银理财、广银理财产品规模出现缩水,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产品规模分别为1894.8亿元、1743.11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减少4.9%、4.4%。
近日来,股市、债市“跷跷板”效应引发广泛关注。2021年至2024年,国内“债强股弱”特征比较明显,以10年期国债期货为例,此间三年累计涨幅12.4%,而同期万得全A指数下跌15.2%。
2025年以来,“稳股市”被列入政府工作任务清单,而债市由于此前持续押注央行降息出现“透支”现象,股市、债市行情出现逆转。截至8月22日,据wind数据,10年期国债期货年内下跌1.3%,万得全A年内上涨20.7%。
12家理财公司中,有9家在理财业务报告中披露了存续产品配置债券金额比例(穿透后,下同)。其中,截至2025年6月末,恒丰理财投资债券金额占总配置资产70.34%,在9家公司中遥遥领先;农银理财、上银理财配置债券金额比例均在35%左右,占比最低,其余理财公司配置债券金额比例在40%-50%之间。
债市波动增加下,9家理财公司中,截至2025年6月末,有5家存续产品配置债券金额比例较去年末下降,且下降幅度较明显,包括浦银理财(-4.73个百分点)、苏银理财(-5.44个百分点)、杭银理财(-2.96个百分点)、上银理财(-7.82个百分点)、恒丰理财(-4.55个百分点),基本位于长三角地区;4家配债金额比例上升,包括农银理财(+3.03个百分点)、平安理财(+2.04个百分点)、华夏理财(+0.86个百分点)、广银理财(+10.51个百分点),广银理财配债金额比例提升最明显。
理财资金入市方面,12家理财公司均公布了存续产品配置权益类资产(股票、股权)情况。其中,截至2025年6月末,苏银理财配置权益类资产金额占比最高,达7.74%;农银理财(4.67%)、光大理财(3.06%,未明确是否穿透)配置权益类资产金额占比均超3%,平安理财、华夏理财、恒丰理财配置比例不足1%。
虽股市有所升温,但截至2025年6月末,12家理财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金额较去年末普降,仅农银理财、平安理财、青银理财、广银理财配置比例略有提升。
在依托母行销售产品同时,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拓展第三方渠道。据法询金融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上述12家理财公司中,杭银理财、苏银理财、平安理财、华夏理财母行外代销机构超百家,杭银理财以238家领先。此外,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理财、上银理财、光大理财、农银理财、广银理财母行外代销产品数较去年末增幅超40%;其中,广银理财较去年末增幅达96%,增速第一,但上半年理财产品规模依旧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