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开始前,参会人员一同参观了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是由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市政府共同支持成立的一站式创科平台,旨在服务科技企业“走出去”发展国际市场,同时“引进来”在中国内地开拓创科新领域。
活动中,香港品质保证局高级业务经理刘雪瑶以“ESG价值跃迁:将成本转化为战略资产”为主题进行分享。
香港品质保证局自2014年起为港股及A股上市公司提供可持续发展评级,并于2016年研发绿色金融认证计划,积极推动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刘雪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探讨企业如何将ESG投入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助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
福田律工委金融产业法律研究中心召集人陈秀盈,则聚焦“公司治理: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
陈秀盈以英国石油公司BP的负面案例,剖析公司治理失效的严重后果与补救措施,梳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并以宁德时代为例,展现优秀公司治理如何助力企业在市场和资本领域脱颖而出。
福田律工委金融产业法律研究中心副召集人文娜带来“绿色金融法律实务: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规路径与机遇”的分享。
文娜详细解读了我国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介绍绿色金融工具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企业如何借助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等工具,实现低成本融资。
在圆桌讨论环节,赛富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马静、亚太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院市场总监杨君恬、福田律工委金融产业法律研究中心副召集人朱耀龙围绕“在ESG创新中,利益相关者扮演什么角色并发挥其影响力”展开热烈讨论。
朱耀龙从法律实务角度分析企业在ESG实践中面临的成本高、执行难、数据获取难和合规压力大等困难,如中小企业做ESG合规体系需投入成本,且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法规政策;在信息披露方面,获取准确数据存在挑战。对此,律所可帮助企业建立合规体系、利用绿色金融降低融资成本等。
马静分享了赛富能科技ESG成本转化战略:技术创新驱动长期资产增值。该战略主要包含三大转化路径:技术闭环创造能源现金流,共享模式重构商业生态,碳资产赋能国际竞争力。同时,还提供了战略成效量化验证,每1元ESG技改投入3年产生2.3元综合收益,涵盖节能、碳交易及品牌溢价。ESG将成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支点,在未来规划和行动中,赛富能会通过动态评估模型、政策杠杆叠加及生态联盟构建,推动ESG资产化进程,实现“成本可量化、收益可持续、资产可交易”的战略升级。
bwin官网
杨君恬介绍亚太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院在ESG领域的业务,如为企业提供绿色投融资咨询、开展人才培训和举办高端论坛等。她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家族工厂因未重视ESG,错失与品牌合作机会,凸显ESG培训的重要性。
在问答环节,嘉宾们就ESG行业标准、培训认证和港交所报告要求等热点问题,为参会者答疑解惑。
这场分享会不仅搭建起深港企业交流的桥梁,更为企业践行ESG理念、实现长期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也为深港在ESG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香港科技园公司(“HKSTP”)是香港最大的科技园区和创业生态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孵化项目、加速器、技术支持、风险投资基金、市场开发和技术转让等服务,协助企业在香港和全球范围内探索新的机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