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深圳有20家企业上榜《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名单,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统计显示,当前深圳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2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3家。
深圳跑出了全国最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个现象背后,是现代农业已经从传统种植环节,转向以科技与平台主导的时代,这恰恰是深圳的优势所在。
深圳农业企业首先强在“平台性质”,即建立全国农产品交易网络,总部设在深圳。比如深农集团在国内22个城市及2个海外城市布局35个线下的农批市场和交易平台,企业以农批市场为中心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年均交易额2500亿元、交易量3600万吨。中农网则建立线上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为蔗糖、茧丝、生猪等产业的15万多家企业提供交易服务,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年营收超400亿元。优合集团则是全国最大的肉类进口企业,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这些平台型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将全国各地的生产企业聚集起来,并通过平台向各地商户或消费者销售。
深圳农业企业其次强在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技术发展。中国农业要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能。深圳是我国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城市,农业强国需要科技支撑。深圳一方面主动承担发展农业科技的责任,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动邓先旺、bwin官网朱健康等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国家基因库、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等48个创新载体落户;另一方面,企业也积极创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创世纪、丰德康、兆农等种业龙头企业育成23个主要农作物新品,腾讯、华为、华大基因、大疆、天天学农、点筹农业等发展数字农业,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过30万台。
我国正加快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随着农业改革不断推进,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正在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并为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基础。
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史看,其农业集团普遍采用“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覆盖了农资供应(化肥、种子、农药)、农业生产、物流运输、农产品加工和品牌销售等多个环节。这些全球领先的农业集团现在主要靠高研发投入确保自己的全球竞争优势,在生物技术、数字农业以及可持续农业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贸易布局,控制着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物流节点。
相较而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仍待提升,效率也有待提高。关键在于,需要破解我国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孤岛”现象,使得生产与需求之间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投入,更新农业关键技术与硬件设备。此外,尽管已经涌现一批电商平台与专业交易平台,但产业链整合度仍然较低,农业生产缺乏规模经济,终端品牌建设也存在不足。
解决这些信息网络、农业科技与供应链整合等问题需要的,正是深圳企业所擅长的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能力。将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差距与深圳的创新优势、市场能力结合起来,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将我国农业领域庞大生产力与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升农业效率与现代化水平,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是深圳自觉履行建设农业强国的责任,也是企业积极竞争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